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1181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181节 (第3/3页)

    ??传令兵将朱允炆的话一字不落地传达出去。

    ??朱允炆深吸一口气,再次喊道:“朕虽去北京,然金陵始终是朕的根基。为感恩金陵百姓厚德与人心,朕决定:百年之后葬于钟山,陪着太祖,看着你们!”

    ??此话一出,无数百姓喜极而泣。

    ??这意味着,建文皇帝的陵墓将修于金陵钟山。在未来,他将永远留在金陵,留在这一片土地之上。

    ??“出航,前往北京新都!”

    ??朱允炆转身下令。

    ??船只的汽鸣声拉响,水开始荡漾。离别的殇,在眼泪的朦胧中挥动。

    ??这一刻,日月旗猎猎作响,高高飘扬。

    ??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 运河之上的沉思

    ??死后埋在哪里,对朱允炆来说并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。

    ??历史上朱棣死后选择埋在北京,估计一个是图方便,不用死了还跑个长途;另一个原因估计是不知道怎么和老爹朱元璋与大哥朱标交代,埋远一点,在底下想好措辞再跑去解释总好过到了下面就被人摁着揍强。

    ??朱允炆就没这么多顾虑了,顶多朱元璋骂骂咧咧“老子制定的制度全被你丫毁了”,至于挨揍就不太可能了。

    ??朱文奎这个时候不好说话,杨士奇站出来进言:“皇上,陵寝修筑大耗年月,前宋时诸多帝王登基之后便着手陵寝之事,如今皇上选定钟山,理应着工部早日动工兴建陵寝。”

    ??朱允炆摆了摆手,看向杨士奇、杨荣、夏原吉、解缙、骆冠英等人,正色道:“他日朕百年之后,当力行节俭,修一墓,置一棺椁足矣,不要奢华,不要填多少陪葬之物。陵寝之事,大可走后挖掘简修,不必生前安排。这是朕的旨意,他日太子遵旨办事,不可让他背负不孝之名。”

    ??杨士奇、解缙等人感慨万千。

    ??朱文奎连忙说:“父皇春秋鼎盛,那些事现如今考虑还早。”

    ??朱允炆微微摇了摇头,认真地看着朱文奎,道:“好好跟着这些文武大臣学习治国之道。”

    ??“儿臣定不负父皇期望。”

    ??朱文奎保证。

    ??朱允炆站在船舷侧,看着渐渐远去的金陵城,内心百感交集。

    ??有大臣说,在消灭了鞑靼与瓦剌之后,迁都北京已无必要,当留在金陵,以强化对大海的控制。

    ??朱允炆并不这样认为。

    ??鞑靼是被打败了,瓦剌是被分解了,可他们不是灭族了。草原上的人和草原上的草一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,给他们两代、三代乃至五代人的时间,他们还是会起来。

    ??洪武时期,一次次远征,蓝玉更是在捕鱼儿海取得了决定性胜利,可以说是基本上消灭了元廷力量。

    ??然后呢?

    ??才过去多少年,朱棣奉天靖难之后,便开始了一次次远征,丘福十万大军被人硬生生吃了个干净,朱棣发怒,带五十万大军亲征草原。

    ??朱棣成为皇帝之后的亲征,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草原进行,一次又一次,有大胜,有歼灭,也有一无所获。

    ??可穷尽朱元璋、朱棣两朝十余次大规模北征,草原问题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。

    ??朱允炆很清醒地认识到,马哈木等人的臣服,只是以臣服的姿态换取族群的延续与壮大。只要族群发展到一定程度,瓦剌未必会继续臣服,他们极有可能会成为另外一个兀良哈,背叛大明。

    ??大明不可能成为令世人胆寒的屠夫,不分青红皂白,对一个投降的大规模族群进行无差别的屠戮,现在大明与瓦剌之间已不存在明争,但暗中的角力不会少。

    ??文化输出与生活方式的改变,对游牧民族的改造,这是一个嬗变的过程,没有数十年之功做不到。而想要控制草原,就需要靠近草原。

    ??除了草原的考虑之外,还有西部边疆的控制,大东北的控制,这些是薄弱之地,也是不能不加以控制的地方。

    ??倒是南方,本就趋向于安稳,在解决了土司问题之后,在朝廷不过分盘削百姓的情况下,南方基本上就没出现过大的问题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