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意事_如意事 第610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如意事 第610节 (第1/2页)

是以,百官待太子大婚之事,实是呈现出了空前的热情。
  热情之下,于诸事之上无不是格外卖力,力求要将此事办得妥妥帖帖,漂漂亮亮,风风光光。
  毕竟是——这爷俩好不容易给了机会让他们办回喜事!
  下回还不知是何时!
  可不得格外珍视这来之不易的忙碌?
  在这一派有条不紊的筹备中,进了腊月,再到除夕,日子实是过得飞快。
  年后,许明意接连听着了许多好消息。
  南边传来捷报,昔日燕王旧部晋垣晋将军斩杀了洞乌王,使得洞乌军心大乱,接连数次攻战之下,逼得洞乌新王递上了议和文书,滇州风波终于有了平息之态。
  另有前明州知府章云随,亲自只身入京,表了明州上下归顺朝廷之意,归顺之余,又兼请罪——废帝在位时,这位知府大人曾一度携明州灾民造反,前后手下聚集追随者三万人余,就此占下明州一带,且守得密不透风,连此前朝廷派去的镇压兵马也无计可施。
  昭真帝登基后,并未有过强攻问罪之举,而是于这近两年的光景间,以实际举措让对方、让整个明州府,对朝廷重建了信心。
  当下边境危机暂除,四处风调雨顺,安定二字已是大势所趋。
  如此之下,无论是明辨帝心,还是出于识时务,归顺都已然成为最好的选择。
  面对请罪而来的章云随,朝廷亦给出了惩治——夺其明州知府之位。
  有过治过,礼法所在。
  同样,有功亦要行赏——
  是以,被夺了明州知府之位的章云随,旋即奉旨接任了明州府卫指挥使一职。
  此举大震了明州上下人心。
  于明州百姓而言,章云随绝非反贼,而是曾救他们于水火的恩人。
  恩人抱着一力担下罪责,以保全明州上下之心赴京师请罪,而今不仅平安归来,更是仍被准允掌兵权治理明州府——
  当今朝廷,不单宽厚大义,更有气度胸襟在。
  当然,这些说法若遇到所谓睿智之人,或要嗤笑一声世人愚钝。
  大义?
  分明处处藏着再理智不过的权衡算计。
  一来,明州纵有归顺之心,可若朝廷当真重惩章云随,明州上下不可能心无怨怼,生下隔阂便等同埋下祸根。
  二来,朝廷如今正值用人之际,纵然加试科举取士,可真正有治理一府之能者非是一朝一夕可以磨砺得出来的——
  没人比章云随更了解明州府,更能安稳明州民心。
  说得难听些,纵然朝廷想要将明州尽握手中,也还需耐心等待时机,日渐分化。
  再有,此前时局混乱之下,所滋生出的反乱势力远不止明州这一处,朝廷做出宽宏仁厚之态,只有好处没有坏处。
  这些都是切切实实存在的。
  也是许明意彼时于章云随一事拟成的策论之上所写明的利弊。
  顾全大义不难。
  守住理智也不难。
  以理智全大义,纵有算计,又何乐不为?
  听闻又有数处占地为主的势力奉上了归顺文书,许明意心中愈发安定。
  不费一兵一卒,便可平息内患,是她最想看到的局面。
  内乱与面对异族不同,同根而生,若非必要,无人想大动干戈,血流成河。
  池水渐清之下,浑水摸鱼者很快也会无所遁形。
  而后只待君臣同心而治,完善各处,休养生息——
  慢慢地,大庆的根,便可于这片江山之下深扎牢固。
  怀着对日后的憧憬,许明意的心绪也愈发清晰明朗。
  所以,她与吴恙的这场婚事,虽是来得迟了些,却是刚刚好。
  四处平定之下,他和她才能得以真正宽心舒心地完成这件人生大事。
  新柳抽芽,一场春雨罢,叶展如烟。
  进了三月,东阳王府的园子里,丛丛嫩黄株株嫣红先后递绽。
  许明意的添箱宴,定在了大婚三日前。
  这一日,亲朋宾客登门,府外长龙般的车马软轿望不到头,几乎排满了整条庆云坊。
  一件件大大小小的添箱礼,被先后送到熹园。
  数百件添箱礼,许明意断也一一看不过来,只叫阿葵照着礼单将亲近些的挑了出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